遊戲開發的流程繁複,需要多種專業技能密切合作。加上全球化與市場行銷,一款遊戲往往需要超過十多個專業團隊才能完成。身為開發者或發行商的您也許會好奇:「如此繁雜的流程與團隊,究竟該如何管理?」
遊戲開發外包的方式有很多種,可以透過多家專業供應商協作,或與單一供應商合作,甚至完全獨立製作,都是常見的做法。這些方案各有優缺點,適用情況也不盡相同,然而隨著遊戲開發流程的持續演變,業界趨勢明顯正朝著特定方向靠攏。
遊戲開發外包的發展歷程
回顧電玩遊戲開發的早期,特別是 1980 至 1990 年代,製作工作大多是由工作室的內部團隊自行負責。但隨著遊戲內容越發精緻,單一團隊難以再一手包辦各種專業化工作。因此,專門負責本地化、品保與行銷等輔助領域的外部供應商也應運而生。多數供應商由於缺乏跨領域專業能力,因此往往只能提供單一服務。這種尋求「單一服務」的外包模式在無形中分割了市場,迫使發行商必須依賴多名合作夥伴,才能完成一款遊戲。
然而在過去十年間,遊戲產業呈現爆炸性成長,玩家的要求與期待也水漲船高。現今遊戲的規模與複雜度已非單一團隊所能掌握,除了資源雄厚的遊戲大廠外,幾乎所有開發商都必須仰賴外包作業,有時就連業界巨頭也不得不尋求外援!因此,業界逐漸轉為尋求更加整合式的外包策略。
久而久之,專業供應商不斷累積經驗、專業與人才,並逐漸拓展提供多元服務的能力,甚至為整體遊戲開發周期提供一條龍式的支援。不過這種現象並不普及,許多工作室仍然選擇與多家夥伴合作,主要決策考量在於這樣能提高彈性、降低風險,並取得較為高深的專業技術。
即使供應商分工確實有其優點,伴隨而來的難題卻也不容忽視,而且隨著遊戲開發中各個環節之間更加緊密相連與系統化,越來越多開發者開始反思,與多家供應商配合的模式,是否真的仍符合效益?